原载于《现代物业·设施管理》2019年2-3期
编者按:建筑精细化管理,取决于建设方到运营方设施设备运行状态是否良好,设施设备调试到位,有利于后期运营过程中,设施设备达到良好的状态,使其减少能耗、降低人工成本,因此特此分享卢振博士文章。

前 言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重视及人们意识的提高,我国绿色建筑数量保持着强劲增长。从2008年开展绿色建筑评价制度以来,截至2016年底,全国累计有4,665个建筑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其中设计标识4,415项,运行标识250项,所以绿色建筑的运行维护工作也变得更加突出和重要。绿色建筑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的绿色技术,要想充分发挥其性能,特别是暖通空调等机电系统,不但要保证系统的可靠,还需要系统运行得更加高效,从而保证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节能降耗。这就要发挥绿色运维的作用。综合效能调适(Commissioning,简称Cx)是物业运维阶段所需要的一项重要技术,不但能够降低系统运行能耗,还可消除系统隐患,降低故障的发生。

图1  既有建筑耗能系统存在的缺陷
 如图1所示[1],根据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对85个研究报告的调查,结果表明,在确定的3,500个能效问题或缺陷中,每栋建筑中值数是11个,85%与暖通空调系统有关,其中绝大部分可以通过Cx解决或避免,并且实施Cx的投资回收期有50%以上的项目一年即可回收,效果明显。
1.调适工作流程和依据
调适工作流程

综合效能调适的发展已有30多年。美国暖通空调工程师协会(ASHRAE)将其定义为“以质量为导向的一个过程,使设备、系统和附属设备达到预期目标和标准规定的能效水平,并予以证实并记录下来”[2]。Cx是涉及建设全过程的一项工作,在运维阶段更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综合效能调适国内外都做了大量的工作[3,4]。针对暖通空调系统的调适也有大量的研究 [5~11]。根据其工作内容,一般可将其工作流程分为4个阶段,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综合效能调试流程
调适依据
调适工作是将系统性能不断提升的一个过程,调适目标需要相关各方共同制定,但也需要遵循相关标准。美国在该方面工作开展较多,也制定了相关的标准规范。
国内这方面虽然起步较晚,随着近些年绿色建筑的快速推进,也制定了一些相关标准,如:(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绿色建筑运营维护技术规范》JGJ/T391;(3)《绿色建筑检测技术标准》 CSUS/GBC 05-2014。特别是行业标准《绿色建筑运营维护技术规范》JGJ/T391中对术语“综合效能调适”给出了明确的规定。


2.综合效能调适案例
项目概况

某既有高层办公建筑T大厦为典型商业办公建筑,其中央空调冷源为一次泵系统,末端为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冷源系统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T大厦冷源系统示意图


主要问题
通过现场调研和运行数据发现系统运行存在以下问题:1、大流量小温差;2、运行模式不合理,存在一机对两泵和旁通混现象;3、机组实际运行能效低,仅为4.2(额定为5.9);4、没有节能优化的控制策略等。     


图3  冷冻水供回温差分布频率

图4  冷却水供回水温差分布频率(BIM
调适措施和效果
根据上述问题,对该建筑空调系统实施既有建筑调适。具体措施包括:
1、水系统流量调适;
2、改变控制策略;
3、优化冷机启停时间表和开启顺序;
4、优化冷冻水供水温度;
5、优化冷却水温度;
6、水泵变频控制及风机焓差控制;
7、改善末端设置。
对比T大厦调适前和调适后的5个月实测数据,实现空调系统节能14.9%,同时优化了系统的流量分配和水力工况,提升了可靠性,如图5所示。 


图5  T大厦空调能耗数据对比(BIM视频)
结 论
1、综合效能调适作为一项绿色运维技术可在建筑运维阶段发挥重要作用,对建筑的节能高效运行、提升可靠性、降低故障率有显著效果;
2、通过实例研究表明,实施综合效能调适的空调系统,实现节能14.9%,且系统流量分配更加合理,运行更可靠。

参考文献:
[1] EVAN MILLS, HANNAH FRIEDMAN, TEHESIA POWELL et al..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COMMERCIAL-BUILDINGS COMMISSIONING. A Meta-Analysis of Energy and Non-Energy Impacts in Existing Buildings and New Constru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Portland Energy Conservation Inc. Energy Systems Laboratory, Texas A&M University .December 15, 2004
[2] 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 Refriger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s, Inc. (ASHRAE). Guideline 0-2005, The Commissioning Process (2005).
[3] 曹勇,魏峥,王刚.既有建筑变风量系统空调调试技术体系[J] .建设科技, 2012,(1):164~165.
[4] 曹勇,徐伟.建筑设备系统全过程调试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5] 夏春海,韩铮,朱颖心,等. Commissioning 在变风量改造工程中的应用[J].暖通空调,2006,36(11): 92~98.
[6] 刘森成,栾后祥. 大型集中空调水系统调试浅析——以京沪高速铁路上海虹桥站为例. 暖通空调,2012.42(2):47~50.
[7] 卢志瑜,康英姿. 对空调系统调试的几点认识.暖通空调,2005.35(12):123.
[8] 王远新. 水源热泵供暖系统的调试与管理. 建筑节能,2009.221(7):63~64.
[9] 肖健松,经远,先凡.通风与空调工程系统调试技术要点. 暖通空调,2006.36(4):113~115.
[10]李震,肖勇全,于晓明.运行管理空调控制系统调试的探讨.暖通空调,2005.35(4):121~123.
[11]许为国,鲍 芳. 智能楼宇空调系统调试问题分析. 楼宇自动化,2009.148(3):47~50.

关于作者:
卢   振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中心总工程师,深圳玖伊绿色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技术顾问。
夏南琪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公信服务事业部技术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