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官方媒体报道,历时14年的“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即将在下周正式通车!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19日晚发布消息,港珠澳大桥将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BIM助力港珠澳大桥顺利通车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集桥、岛、隧于一体,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从2004年3月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成立,到2009年12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港珠澳大桥从设计到建设前后历时14年。
    港珠澳跨海大桥是全球首座集岛、桥、隧一体化的世界级跨海交通集群工程,主体工程采用桥隧组合方案,穿越伶仃西航道和铜鼓航道段约6.7km 采用隧道方案,其余路段约22.9km采用桥梁方案,并设置两个海中人工岛,实现桥隧转换和设置通风井。交通工程系统庞大,包含十余个子系统,港珠澳大桥项目运用了BIM技术,保障了项目设计与施工之间的的有效协调,并将BIM应用延伸至运维、监控等实际过程,颠覆了传统的数据维护及管理方式。项目采用了族立方平台对设备族库进行统一分类管理,且平台支持云端管理。为项目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分类归档,通过合同子目号的唯一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统一各个系统数据,集成管理,不仅实现BIM三维信息化管理,并且向三维智控管理迈出了创造性的一步。
 BIM作为建筑行业的革命性技术,对桥梁建设有着巨大的价值。BIM技术的应用,让港珠澳    大桥的管理迈向了新的台阶,利用BIM可视化、信息高度集成的特点,通过创建三维模型,提前对交通工程各子系统的管线排布进行分析和优化,有效解决交通工程各子系统安装空间,优化设备构件库管理等。

     港珠澳大桥项目涵盖了桥梁、隧道、钢结构大棚以及庞大的交通工程系统,工程项目难度大,建设者们选择了BIM(建筑信息模型),为港珠澳大桥建设保驾护航。作为世纪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项目运用BIM技术,保障了项目设计与施工之间的有效协调,并将BIM应用延伸至运维、监控等实际过程,颠覆了传统的数据维护及管理方式。
    港珠澳大桥通车后,将大大缩短香港到珠海、澳门三地的时空距离,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驱车仅需30分钟的车程。通车前,如果陆路往来三地只能绕道东莞虎门大桥,车程在3小时左右,水路乘高速客轮也要1个小时。
    19日,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穿梭巴士票价,港珠线与港澳线同价。以人民币计算,日间正价票价为58元,时间为6:00至23:59;夜间正价票价为63元,时间为0:00-5:59。儿童、老人等可购买5折优惠票。详戳→重磅!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票价出炉,人民币58-63元,优惠票5折
    港珠澳大桥收费站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确定为:小型客车(私家车、出租车)150元/车次,大型客车(过境巴士)200元/车次,穿梭巴士300元/车次,普通货车60元/车次,货柜车115元/车次,收费标准以人民币结算。港珠澳大桥收费站
    利用 BIM 技术实现了标准化,在连接香港、澳门和珠海的大型多专业设计项目中获得了更高的一致性。这一革新性项目包括 50 公里长的桥梁和隧道,并将打造一个独特的香港入口。完成了土木工程、电力、机械、结构、地下和建筑工程的建设。130 公顷的场地需要进行工地平整,未来将入驻道路、桥梁、通关大楼、人行桥、钢架屋顶和各类公共设施。项目团队分散在多个国家并使用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进行工作,这些都为工程带来了重大挑战,但港珠澳大桥办联合多家国内外专家和团队的智慧,在交通建设上实现了一致性和统一性的设计、测量和施工定制。

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

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

    对于此造价 46 亿美元的项目,利用了 Bentley 的技术来应对各种施工挑战。通过采用MicroStation 的 DGN 格式作为标准后,建筑师、工程师、承包商和勘测员能够简单地读取或互换设计模型和相关数据。对于车道设计,先使用了 OpenRoads 作出多样化的概念设计方案。将其与完工图相互对照,这样不但确保了准确性,而且提升了解决错误的能力。采用iModel作为数据交换格式,确保了工程数据的保真性和完整性。采用 Bentley Navigator 进行冲突检测和分析,确保了在施工前解决错误和问题,将施工成本降低了 12%。此外,港珠澳大桥办还使用 ProjectWise 作为互连数据环境,保证分散的项目港珠澳大桥团队可以访问工程数据。
    通过实施 BIM 流程获得了一种新的工作方法,在组织内树立了新的文化,提升了效率并简化了工作流。采用 BIM 流程后,项目参与者对於使用相同的综合建模环境和 BIM 应用程序进行了培训。此外,港珠澳大桥勘测员和设计团队还使用 Bentley 的实景建模解决方案来扑捉现场工地的数码照片和点云数据,并活灵活现地呈现这些内容。
    Bentley 的土木工程 BIM 技术的优点可倍增效益,并把 BIM 推向了新的阶段,尤其对于高难度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更见成效。此平台提升了我们和不同的持份者在导入、获取和交换有价值信息时的成效。
    旅检大楼是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上最大型的建筑物,建筑楼面面积9万多平方米。旅检大楼的楼顶为呈波浪形设计的天幕,俨如延绵起伏的海浪,配合人工岛四面环海的自然景致。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
    天幕以树形的结构支柱承托,减少室内结构支柱,加阔了大楼内出入境大堂的空间感。经调节的自然光线可以透过天窗进入出境大堂,然后透进入境大堂,以减少人工照明的需要。    亦会利用其他高能源效益及环保的设计,建设一个环保的香港口岸。大楼将提供便利旅客的设施,包括在地面及一楼分别设置便捷而高效的入境及出境大堂,为所有港珠澳大桥的旅客提供服务。车辆落客位置会设于旅检大楼入口前方,旅客下车后可步行直达旅检大堂,完成清关手续后便直往同层的车辆上客区。另外,旅检大楼会有适度规模的商业活动或零售设施,以服务和满足旅客的需求。BIM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