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针对传统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手段单一、信息分散、协同效率差、决策支持困难、维护更新投入大等问题, 进行基于BIM 技术的项目管理平台研究, 采用云技术和异构系统集成技术, 进行私有云部署和异构系统集成, 保证不同用户、不同地域协同办公以及不同系统之间BIM 信息流通, 实现了BIM模型、GIS环境与项目管理体系的深度融合。
结果表明, 云环境下BIM项目管理平台有效减少企业硬件投入和软件维护成本, 在工程进度模拟、质量追溯、安全监控、投资控制等方面创新管理手段和流程, 提高了项目管理效率和水平。

    最近几年, 我国企业在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项目管理自身需求的推动下, 项目管理信息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实施过程中也遗留了许多问题, 如管理手段单一、信息沟通不及时、企业知识库储备不足、信息孤岛现象依然存在等。BIM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技术, 它与项目管理的集成应用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20 世纪90 年代, 国内外出现了4D-CAD 技术的研究, 并在一些项目中得到应用, 这属于BIM技术和项目管理集成应用的雏形。近年来, 随着BIM 软件技术的发展, 出现了基于BIM 的4D 和5D 商业应用软件。例如, 在广州周大福国际金融中心实施应用了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基于BIM 的综合项目管理系统, 在上海金融中心应用了清华大学研发的基于BIM 的4D 动态施工管理系统。多所高校也开展了基于BIM 的项目管理平台研究, 如秦康进行了基于BIM 和PDCA的施工进度管理研究, 从PDCA 理论进行基于BIM项目管理平台的进度研究。李海涛通过建立可视化安全管理平台, 进行4D施工模拟和碰撞监测。张洋[4] 基于BIM 的工程信息管理体系与架构, 开发了BIM信息集成平台, 实现工程信息交换、共享和集成化管理。现有BIM 项目管理平台, 多针对房建行业,侧重在信息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单点应用, 尚未考虑各管理过程的相互关系,
也未考虑基建行业点多、线长、面广等工程特点。本文综合考虑房建和基建行业特点, 进行基于BIM 技术的项目管理平台研究及应用。
1 平台总体设计
考虑到项目管理平台涉及的参与方众多、分布范围广, 为提高平台的易用性和稳定性, 减少各参与方的维护工作量, 降低平台后期集成以及与其他系统对接难度, 整个平台体系采用基于B/S的框架设计, 对后期的集成来说有标准的接口规范可以遵循, 对用户而言无需安装繁杂的客户端,直接通过用户名和密码即可登录使用。平台采用三层架构(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处理层)进行开发, 表示层就是利用浏览器为客户提供应用的图形界面, 负责直接跟用户进行交互; 业务逻辑层由Web 应用服务器实现系统的业务逻辑功能; 数据处理层是三层中的最底层, 负责数据的存储和访问。平台支持Sqlserver 和Oracle 等大型数据库, 系统运行和维护的效率高, 同时具备从功能应用到数据库系统的多层安全控制机制, 以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 保障系统的开放性和扩展性。平台总体架构、网络结构、功能框架如图1~3 所示。

图1 平台总体架构

图2 网络拓扑结构

图3 平台功能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