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建筑工程取得规模性发展的同时,其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目前,建筑工程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沟通协调不力现象较为严重,工程管理不到位,造成工程质量问题。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工程管理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实现工程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安全,为工程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1 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化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规模的逐步扩大,对建筑工程管理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工程管理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在物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体制下,我国多数建筑工程企业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对工程管理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工程管理工作中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对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均采用手工记录,其严重影响到工程数据的准确性,给工程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性埋下隐患。工程管理作为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管理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到工程质量,更加关系到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及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为此,工程企业必须重视工程管理工作,只有加强工程管理,确保工程施工安全,提高工程质量,才能为工程企业带来更好的效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管理已成为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建筑工程中,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可以有效提高工程管理中的工作效率,对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及工程施工安全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实现施工质量的有效保证,为工程企业带来更加客观的经济效益。
2 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2.1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施工阶段作为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施工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质量。建筑工程施工复杂、工程建设周期长,如工程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落后的管理方式,势必会给工程质量及工程施工安全带来严重隐患,进而威胁到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工程施工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材料等,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对工程施工实现智能化管理,不仅可以缩短建设工期,将工程施工阶段各种资源优化组合及有效管理,同时还可以减少工程停工、返工的次数及频率,促进工程进度、节省工程成本、提高工程施工管理质量、为工程质量提供坚实的保障。
2.2招投标活动中的应用
可以通过建立电子商务平台的形式实现信息化管理,并在网上公开发布招标、投标和评标等招投标信息,此种方式可以有效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同时,利用网上招标系统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另外,通过基建财务管理系统还可以加强对工程投资及成本的实时监控,实现工程决算的快速和有效。我国当前的建筑产品已逐步迈入精细化生产阶段,建筑产品类型也已实现精细化,建筑产品的精细化生产,对建筑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提出了越来越严苛的要求。计算机、网络、监控监测系统,确保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的共享性、准确性、实时性、惟一性及便捷性,大大提高了企业管理工作效率和领导决策的科学性。
2.3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中,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水平及企业经济效益。随着我国现代建筑规模的逐步扩大,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被提上了议事日程。长期以来,我国建筑工程造价人员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时,对工程造价的统计仍采用人工统计方式,此种方式的运用造成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低下,影响建筑工程经济效益。因此,为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就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建筑工程进行建模,在建筑信息模型中输入相关建筑信息,使建筑信息被有效利用,其在节省造价工程师工作时间的同时也减少了工作量。由于仅进行一些模型上的数据构建,与真实数据信息会产生一定出入,因此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必须对此类不完整信息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有效补充,自动套取相对应的清单编码,从而完成对建筑工程工程量的计算。通过对进场材料进行有效分析,为工程造价师提供造价需要的各种数据。在数据不完整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程序的转图功能,将工程施工图等文件进行分析,得出场地所需材料的准确数据,进而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3 结语
工程管理贯穿于建筑工程的始末,是工程施工企业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保障。面对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在建筑工程中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有助于提高工程管理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同时也可以有效促进工程进度,确保工程施工安全,进而为工程企业带来更加良好的经济效益。
-
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也愈加普遍。在当代建筑工程管理中,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工程管理效率,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降低工程安全事故,进而为工程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0) 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