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廊(日本称“共同沟”、台湾称“共同管道”),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那么什么是城市综合管廊?简单来说就是地下管廊及城市地下空间。具体来讲,是指在地下建造一个共同空间,将两种以上的管线集中布置于其中,从而构成一管廊为平台的市政管线敷设系统。
那么,BIM技术在综合管廊中有哪些应用点呢?

由于城市综合管廊设计的标准高、施工体量大、周期长。而BIM作为工程数据创建、传递、扩充与使用的源头,贯穿于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

1、利用BIM技术对管廊节点、监控中心结构、装饰等进行建模,仿真分析,提前模拟设计效果,对比分析,优化设计方案。

2、利用BIM的3D实比例模型进行管线碰撞检查。将可视化进行到底,在管线安装过程中实时对安装工况及效果进行评估,及时纠正。也可集中物资、价格、形象进度等信息,方便施工资源的调配和进度优化控制。

3、将模型导入到Navisworks软件中,采用第三人行走模式,进行净空检查。

4、将BIM和GIS技术结合,将建成后的地下管网数据整合并统一存储。可以利用精确的地下管线数据模型,为长期地下管网提供完整的数据,为今后管网改造提供准确的原始材料。

由此可见,将BIM技术全面应用于综合管廊的设计、施工全过程,通过方案模拟、深化设计、管线综合、资源配置、进度优化等应用,可以避免设计错误及施工返工。可助力于现代化综合管廊生命周期内的运营管理水平的升级,取得良好的经济和工期效益。

管廊分类
综合管廊宜分为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及缆线管廊。
干线综合管廊:用于容纳城市主干工程管线采用独立分舱方式建设的综合管廊。
支线综合管廊:用于容纳城市配给工程管线采用单舱或双舱方式建设的综合管廊。
缆线管廊: 采用浅埋沟道方式建设,设有可开启盖板但其内部空间不能满足人员正常通行要求,用于容纳电力电缆和通信线缆的管廊。

BIM界,共同建设BIM世界!中国BIM培训、BIM视频、BIM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