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一流湾区。同时在广东省2019年长达2万多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关的内容占到了10%左右。其中“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作为第一位的任务,这也表明科技创新将是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建设的关键重点。
 

报告还提出,共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布局建设一批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开展前沿技术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等。广东还将在加强设施“硬联通”和机制“软联通”、大力推进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以“一带一路”为重点加强对外合作、推动外贸强省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度实践。

未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也将出现更多的投资机遇。对此,粤港澳真正的一流实力专家梁海明先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也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分析。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不但承载着国家进一步开放和发展的战略任务,也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还是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引擎。”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技创新能力是国际核心竞争力的基石,各国科技发展水平更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梁海明说,未来四十年,随着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开展,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打造国际一流湾区的步伐。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将以持续改善民生为重点,共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这说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从微观层面、从市民生活便利性、舒适度出发,提出“接地气”的改善措施,让大湾区的民众们在未来可以享有一流的优质生活。

梁海明博士,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学者,“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参会专家代表,“文明之光2016中国文化交流年度人物”获得者。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财经专栏作家,中国中央电视台财经评论员。

连续三年(2016、2017、2018)被由中央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国家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推出的《“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列为“一带一路”最具影响力的30名专家学者榜单中,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的一名上榜学者。

近著《一本书读懂“一带一路”》、《“一带一路”经济学》、《你不知道的财经真相:美国退出QE之后的世界》等,并与亚投行行长金立群、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林毅夫等人,合著有《“一带一路”引领中国:国家顶层战略设计与行动布局》著作,以及《“一带一路”:香港再起飞的最后一次机会?》等。

主要研究领域:“一带一路”、宏观经济、粤港澳大湾区等。

BIM界,共同建设BIM世界!中国BIM培训、BIM视频、BIM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