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最近和BIM界大牛们聊的很多,在整个BIM技术方面,明显比3年前的状态好很多,落地的项目质量也提高很多,我们讨论了很久前传统建筑行业的协作情况,是从互相拆台逐渐走向协作的一个发展过程,尤其中国当代正处于剧烈演变的过程之中。发达国家已经早早走到高级发展阶段了,国内从不协作刚刚走到一般协作,毕竟,没有协作,是不可能完成每年数以亿计的平方米建筑的,拆台已经变成了小比例事件。
几个主要历史时期的协作方式这种发展的代差,既表现在传统领域,也表现在BIM领域。我们用序号来代表几个不同的发展代际:0前工业化时代:大家互相拆台,对应工业化之前的时代1.0进入工业化,工业化时代的入门,开始进行协作2.0工业化成熟期,是进入了全面协作的工业体系阶段3.0进入信息化,工业化程度已经到达利用信息系统工具进行互操作的阶段,BIM理念开始出现4.0BIM新时代,则是BIM技术爆发的时代,是信息社会的高级系统这是西方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总结,中国正在急速的工业化进程之中,有相当程度的制造业部门已经进入3.0时代,信息产业则完全超越了传统的信息化,甚或达于大型移动互联网、5G之高度,领先于发达国家。你与BIM时代的差异
而建筑行业则远远落后于时代,还未及充分的工业化,相当比例的建筑项目尚处于1.0时代前后的徘徊局面,由五千万农民工和百万级的技术员以半机械化方式完成。至于信息化,运用程度则极低(BIM:建筑业第二次全体学电脑),虽然人手一台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他们一边在享受着超强的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一边还在担心春节前拿不到工钱。(BIM与装配化一起实现)但是,中国特有的“弯道超车”战略带来的是快速的工业化、信息化道路,而不是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新技术被社会各界推崇、引入,以期能够给各行业带来新面貌,BIM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被引入国内的,现在已然形成了一个社会层级的运动(漫谈系列41 作为社会运动的BIM)。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就容易看到BIM在中国发展的未来前景了,如《2018:BIM进入下半场》所述的:未来在下半场,已经完成学习的行业先行者将会开始走向真正的BIM生产方式,以正向设计、装配化BIM、数据服务等等形式为代表,在基础设施、重点公建和住宅三个典型领域均获得突破(BIM在三个建筑领域的运用概况),一种伴随着整个建筑领域转型升级的新生产方式将会在下半场确立。还未完成学习者,也将会被大范围的普及浪潮所波及。
简单来说,就是既从无到有(从0到1.0),又跳跃式发展(从1.0到4.0)。
在弯道上超车,快速反应,BIM的正向设计,装配式BIM设计、大数据BIM等都已经走到了前端,逐渐被我们所认可,BIM的未来,将是阳光的。